名言看网 名言 名人 文学 程树榛
程树榛
程树榛
文学

荡舟日月潭

作者:程树榛

我们大陆文学期刊访问团来到宝岛台湾之后不久,就要求主人安排我们游览日月潭。主人非常理解我们的心情,就在访问台南的光华大学后,不顾旅途的疲劳,带领我们一行,连夜赶奔日月潭。 这儿是我们久已向往的地方。早在小学的教科书上就读到了它,在地图上看见它,以后又不断地在广播里听到它;特别是在屏幕上望见它的“芳容”,因而在心头深处常常揣想着它真实的模样,现在已经来到它的身边,怎么不想急切地看到它?为了使我们更多地了解它,在汽车行驶途中,随行的导游先生特意向我们讲述了有关日月潭的传说。这位导游先生叫李凤祥,是个很风趣的人,胖胖的身材,大大的眼睛,黑黑的眼圈,很像动物园里的大熊猫。

他倒很有自知之明,见了我们的面首先自我介绍说:我长的样子非常像大陆的熊猫,你们干脆叫我熊猫好了!他的父亲原籍是山东人,来台湾之前,在内地有个美满的家庭,父母健在,儿女双全。只身来台后,又重新组合了家庭,生下了李凤祥兄弟三人。他们和老家相隔40年,音信全无,彼此毫无所知,直到上世纪80年代,两岸关系松动后,才重新联系上。当李老先生第一次收到大陆的妻子寄来的照片时,竟误认为是自己的母亲,顿时流着眼泪对高兴的儿女们说:“想不到你们奶奶还活着呢!”可仔细一看,方辨认出原是自己的结发妻子,不禁又嚎啕大哭起来。“演了一小出人间悲喜剧!”李先生乐呵呵地笑着说。

他曾经多次回山东老家,与大娘和同父异母的兄姊们团聚,并学会了几句山东方言,讲得虽很生硬,但一路之上不断学说,既亲切又有趣。当给我们介绍日月潭的故事时,开始又用山东人的腔调:“俺就给你们说说(xue)这(jie)个日(yi)月潭,”他先兀自笑了,然后改用标准的台湾式的普通话讲了起来——— 在很久很久以前,这个地方突然出现大旱年景,庄稼颗粒不收,饿殍遍地。居住在这里的台湾原住民同胞,便烧香念佛乞求上天,降水以解危难。上天被人们的诚心感动了,便派遣两位神仙下来设法解救。他们一位是太阳神,一位是月亮神。

二神商量之后,决定在此掘出两个大水潭。太阳神一显神威,便掘出个形如日轮的水潭,水为红色;而月亮神则掘出个形似弯月的水潭,水为碧波。于是便形成了日月二潭。从此,这里的旱情便彻底解除,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当年二潭中间被一条道隔开,这个道叫光华道。

后人曾有一副对联来形容它们,联曰:“色分丹碧东西异;象判阴阳日月同。”又不知过了多少年,人们因修建大水库,把中间的光华道扒开了,使二潭连成一体,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这个日月潭,现在潭的中心还有个光华岛,就是那个光华道留下的标志。光华岛不仅风景秀丽,岛上还有月下老人像,专为青年男女婚恋搭桥牵线;故南投县的县长每年都要在此处为众多的新婚夫妇证婚。说到这里,李先生笑道:“此行诸位若是想在台湾再找个如意之人,明天可去光华岛向月下老人求助。”他的话把大家都逗乐了。

李导游富有风趣的解说,驱除了我们旅途的疲倦,同时更增加了我们对日月潭的向往。 说话之间,日月潭地区到了。这次,我们又没有下榻星级大宾馆,而是到潭旁特设的小木屋投宿。一栋栋小木屋匍匐在山坡上,在黑??的夜空下,给人一种朦胧的美。进门之后,豁然开朗,完全为现代化设施,只不过更加宽敞,更加舒适罢了。

这儿幽静极了,听不到任何喧嚣和嘈杂,似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,当然很快便梦见周公了。 次日,我醒得很早,独自一人踱出室外,这时才得以看见外面的风光。只见周围被高高的树木所环绕,枝叶繁茂,郁郁葱葱,树下面芳草如茵,被修剪得坦平如毯;笔直的道路把碧毯一块块切开,我们住的小木屋就坐落在上面。小屋门前都竖立一块木牌,分别用花卉的名字标注其上,实即各座小屋的名字。我住的是“菊”斋,其他尚有“梅”、“荷”、“兰”等,非常富有诗意。

早晨到处仍很幽静,没有行人,只有几只小松鼠嬉戏在小道上,我走近它们时,它们只顾自得其乐。 用过早点,便驱车去游日月潭。站在潭边一看,眼前的风光亮丽得耀眼。它的周围青山滴翠,岚气氤氲,晨光从山谷中斜射过来,照得水面银翅金鳞,分外悦目。潭水清可见底,碧波荡漾,水天一色,真是美不胜收,不愧是人间佳境。

我们十余人租了一只游船,在潭内游览。船老大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当地人,得知我们来自祖国大陆,显得格外热情,满脸皱纹一下子全都绽开了,立即解缆启航,直奔湖心。 早晨的日月潭,游人不多,因此,我们的游船前后左右自由驰骋,畅行无阻。当驶抵光华岛时,已经红日当空,阳光普照。光华岛如一个绿色的圆球嵌在潭心,葱茏的林木,密密丛丛裹成一团,令人不禁产生一种神秘感。

因而有一位文友突发奇想地问道:“这潭里有水怪吗?”船老大笑而答曰:“水怪从未听说过,但是却有不少情侣到这里幽会。”又问:“要拜月下老人吗?”他想起导游李先生讲的故事。回答:“那是自然的了!”大家为之粲然一笑。船老大还向我们介绍:这里还有不少景点,诸如:供奉孔子、关公和岳飞的文武庙;饲养孔雀和各类珍禽的孔雀园;台湾山地文化中心,以及玄奘寺、 慈恩塔等。它们多半从中原文化移植而来。

听了这些介绍,更可体会到台湾的一切根都在何处。可惜,我们因日程和时间所限,未能尽情游览这些名胜,颇以为憾。 不过,当我们弃舟登岸,来到德化社时,又有了意外收获。原本生活在日月潭附近的邵人部落,因潭中兴建发电厂,水位高涨,原处无法居住,便迁移到德化社。据说,邵人目前仅有600人,以贩卖邵人特产与歌舞表演为生。

我们先行来到一家邵人老店,店老板独出心裁在门前免费提供原住民服饰,让游人们拍照留念借以招徕顾客。我们抓住这个机会,一一地换上新装,集体留影;更为有趣的是,我们还被特别邀请到歌舞厅内,和正在表演的邵人少男少女们一同翩翩起舞。台下观众对我们大陆来的游客,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之忱。我们也乐融融地浸没在同胞之情的温馨中。这可算作当天游览日月潭的高潮了。

美丽的日月潭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。

点击显示
  • 远古
  • 夏商周
  • 秦汉
  • 魏晋南北朝
  • 隋唐五代
  • 宋朝
  • 元朝
  • 明朝
  • 清朝
  • 政治
  • 军事
  • 经济
  • 科教
  • 哲学
  • 宗教
  • 文学
  • 艺术
  • 近现代
  • 美国
  • 英国
  • 法国
  • 德国
  • 日本
  • 俄国
  • 希腊
  • 罗马
  • 意大利
  • 奥地利
  • 印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