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言看网 名言 名人 文学 毕胜
毕胜
毕胜
文学

杂色蒙自

作者:毕 胜

一个城市应当有一种色彩的呈现,尤其是在这迷人的秋天。以此来证之蒙自,可谓斑斓驳杂,繁花灿烂。 蒙自是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首府,多为哈尼彝族等少数民族居住地。本来,彩云之南,就赋予云南多彩多色的含意,然而,这蒙自又被认为是“滇南之心”,考证为“一脚踩在北回归线上”的大地。那秋天的景色就可想而知了。

蒙自县城不大,在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上。如同云南大地上到处绿意葱茏、花红叶绿一样,造化钟神秀,自然的厚爱,让人们在这里充分享受着绿色氧吧和天然的美景。那天,在蒙自恰遇一场秋雨,被看作城市心脏的南湖,烟雨迷蒙,光鲜清亮,岸边各有特色的亚热带植物,临风沐雨,周围一些近百年的老洋楼,一些古雅而庄重的建筑,浸润在秋意的洗礼之中,自然的风情与人文内涵和谐相融。县城的建设,整洁而讲究,宽大广阔者有八车道、数十里长的红河大道,有一些新颖而巍峨的建筑,比如学校、工业园区、博物馆;精细小者如路灯、雕塑、垃圾桶、行道树的设置等等,体现出城市建设的雅致和品位。从自然的景色看,蒙自与云南众多的少数民族县治州府一样,四季春色,景色绚烂。

然而,蒙自的历史却让这个边地小城颇富内涵。据考证,蒙自一语来自彝语音译,作为县制,它已有730年的历史。清末民初曾是云南省对外贸易的最大口岸。当年,清政府因中法战争后,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失权辱国条约,其中1887年《中法续议商务专条》中,将蒙自作为中越通商口岸,法国派驻领事。于是有了这“众多第一”:第一个海关、第一个电报局、第一个邮政局、第一个通商口岸、第一个外国银行、第一个民营铁路。

还有,1928年,中共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蒙自查尼皮村召开。这些近代历史上特有的印记,或沉重或深刻,或冠国中,或闻名于省内,却成就了蒙自的名气。而今,耸立在城市中心南湖一带,有各式洋楼——呈宫殿古式木质结构、两层楼的海关税务司署建筑,曾留下了当年商品经济初期在小地边城中的繁荣景象;也是两层建筑,却有着法式转角风格的砖木结构是哥胪士洋行,曾经营达三十年之久,这个由法国建筑滇越铁路的职员哥胪士开设的洋商行,也是中外经济贸易发展中的一个景象。如今,在秋日的阳光下,这些留存当年历史印痕的建筑,成为来访者们的首访之地。 因开埠而发展,因修铁路而繁荣。

当年,第一条民营铁路——个旧到蒙自碧色寨,于1915年修建,留下了富有特色的边地小站——碧色寨车站,设在离县城十多公里的一个山坡。车站建筑也是欧式的,一些辅助的建筑比如大通商业公司、洋行、商店、站房等,设置配套完整,只是长年无人管理有些破败。站台上那只停摆的西式老钟,也是在冷风中飘摇着。 六十多年前,抗战紧急关头,西南联大一批教授从昆明避难于此,这里设有文学院和法商学院分校。当年的哥胪士洋行就留存有闻一多教授的故居。

陈寅恪、钱穆、金岳霖、潘光旦等名家们当年曾在这里授课读书。朱自清先生在他的《蒙自杂记》中写道:“蒙自小得好,人少得好。看惯了大城的人,见了蒙自的城圈儿会觉得像玩具似的……城里只有一条大街,不消几趟就走熟了。”西南联大的老教授们在这半年时间,让这个最早吹拂商品经济之风的南湖畔,飘出读书声。教授们踩着石板路,留连在南湖边上的西洋风情的老房子里。

蒙自,以至于滇南边地,有了新文化的熏陶。当年历史的足迹,成为今天的骄傲,也可以成为一笔财富。蒙自人也许有了较为明确的意识,无论如何,这杂色的蒙自,富有文化历史的蒙自,将吸引更多人的眼光。(人民日报2006-11-04)

点击显示
  • 远古
  • 夏商周
  • 秦汉
  • 魏晋南北朝
  • 隋唐五代
  • 宋朝
  • 元朝
  • 明朝
  • 清朝
  • 政治
  • 军事
  • 经济
  • 科教
  • 哲学
  • 宗教
  • 文学
  • 艺术
  • 近现代
  • 美国
  • 英国
  • 法国
  • 德国
  • 日本
  • 俄国
  • 希腊
  • 罗马
  • 意大利
  • 奥地利
  • 印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