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言看网 名言 名人 文学 杨绛
杨绛
杨绛
文学

杨绛,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,本名杨季康[1] 江苏无锡人,中国著名的作家,戏剧家、翻译家。

杨绛通晓英语、法语、西班牙语,由她翻译的《唐.吉诃德》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,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;她早年创作的剧本《称心如意》,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,2014年还在公演;杨绛93岁为完成女儿心愿写了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《我们仨》,风靡海内外,再版达一百多万册,96岁成书哲理散文集《走到人生边上》,102岁出版250万字的《杨绛文集》八卷。

人物经历:

1914年杨绛从北京回到故乡无锡时,充满自信和调皮,在教会学校读小学时,她是被姆姆老师称为淘气的小魔鬼,她学会了两手抓着绳子双脚缠绕着一直爬到秋千架的顶端;上课讲话被老师罚站,她觉得冤,可以一直不停地大哭到班主任姆姆来哄她;她会当面顶撞老师姆姆,却奋不顾身地去救护陷在泥塘里的小同学;她是功课好而两次跳级被宠爱地称为老师的大零(心爱的人)的学习尖子;同学中闹两派,她不愿学人家讨好两派说都帮,宁愿得罪人说都不帮老师让她送没封口的信,尽管她很想看,但还是克制住了好奇心。

1923杨绛在启明上学,父亲决意在苏州开律师事务所,举家迁苏州。

1925年,杨绛暑期初中毕业。

1928年,杨绛一心一意要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,刚好赶上清华招收女生,但南方没有名额,杨绛只得转投苏州东吴大学。

1932年从苏州东吴大学到清华大学借读,并认识钱钟书,二人结成夫妇。

1935年与钱钟书结婚,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英国、法国留学。

1938年,杨绛随钱钟书带着一岁的女儿回国,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、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。

1942杨绛任工部局半日小学代课教员,业余写剧本。

1943、1944年,杨绛的剧本《称心如意》、《弄假成真》、《游戏人间》等相继在上海公演。

1949年3-4月间,钱杨夫妇在任鸿隽家和胡适讨论去留问题,母校牛津大学、香港大学都来函高薪聘请,但他们依然留下来了。

1952年夏调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组任研究员至2014年。

1953年,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、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。

1956年作品《吉尔布拉斯》经大修大改,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第一版。

1962年8月14日,迁居干面胡同文研所宿舍(在学部新建大楼内)。9月住北京医院,切去腺瘤,尚未变恶性。

1965年1月中旬,《堂吉诃德》第一部翻译完毕。

1970月12日,杨绛被下放到干校。

1972年8月,杨绛从头翻译《堂吉诃德》,因中断多年,需从头再译。

1974年5月22日,和钱钟书一起迁入学部7号楼西尽头一办公室居住,继续翻译《堂吉诃德》。

1978年《堂吉诃德》中译本出版。

1981年发表的《干校六记》,以委婉、细腻的笔触深刻揭露了四人帮对知识分子的迫害,已有三种英语、两种法语和一种日本译本。

1984年写的《老王》被选为初中教材。

1985年她的散文集《隐身衣》出版了英语译本。

1986年出版《回忆我的父亲》、《回忆我的姑母》、《记钱锺书与围城》。

1992年2月,法译本《洗澡》及《乌云的金边》在巴黎出版。

1997年杂志第5期《方五妹和她的我老头子》,《十月》发表。

2001月,出版《从丙午到流亡》。

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《我们仨》。

2007年 8月,出版《走到人生边生自问自答》一书

婚姻爱情:

1932年春天,杨绛考入清华大学并与钱钟书相识。钱钟书曾在诗歌里追忆他见到杨绛的第一眼:颉眼容光忆见初,蔷薇新瓣浸醍醐。不知腼洗儿时面,曾取红花和雪无。第一次见面,钱钟书就说:我没有订婚。我也没有男朋友。杨绛回答。世纪佳缘由此展开。1935年,杨绛与钱钟书成婚,不久一同出国留学,无论在牛津或是巴黎,都留下了他们相亲相爱的足迹。在牛津,杨绛与钱钟书爱情的结晶女儿钱瑗降临,抗日战争爆发后,杨绛与丈夫选择了回国,辗转任教北大、清华等高校,同时从事文学研究。

平生趣事:

不打扰父亲午休

父亲有一次叫住杨绛,说: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,只是别出声。杨绛乖觉,她拿了一本书,坐在父亲房里,大气不出,静静地翻,遇到要上厕所,或拿什么东西,也是如小猫行地,寂然无声。父亲一觉醒来,看到小天使般的杨绛默默陪侍在侧,心头一个咯噔,瞬间的温暖,岂是俚俗的一件小棉袄所能比拟!从此午休,都要杨绛陪。

勇敢说穿高底鞋

杨绛在北京出生,还不到100天,就跟随父母南下,移居上海,四岁,随父母重返北京,起初住在东城,房东是满族,她因此见识了梳板板头,穿旗袍,着高底鞋的满族妇女。她们的高底不是像上海人那样嵌在鞋后根,而是位于鞋底正中,俗称高底鞋,或依其形状称花盆底鞋、马蹄底鞋。木底一般高5-10厘米,有的高达二十多厘米,但不会超过一尺,所以又称为寸子。满族女子穿上这种鞋,不仅身高陡增好多,而且走起路来,前倾后仰,婀娜多姿。父亲有一次问杨绛:你长大了要不要穿这种高底鞋?杨绛认真思索了一会,答:要! 。

懂事捡饭粒

杨绛六岁,进辟才胡同女师大附属小学读书。她中午不回家,在学校包饭。一天,小学生们正在用午餐,适逢一批客人进来参观,主陪的不是别个,正是杨绛的三姑母杨荫榆,她当时担任女高师的学监。贵客驾临,饭厅一片肃然,小学生们埋头吃饭,鸦雀无声。杨绛背对着门,没有看清形势,她吃得吧嗒吧嗒,面前掉了不少饭粒。三姑母见状,疾步走到她的跟前,附耳说了一句悄悄话,杨绛省悟,赶紧把饭粒捡起放进嘴里。旁边的小朋友看了,也照她的样子办。

呵斥日本兵

在当时沦陷的上海,一次杨绛乘公交车遇到日本兵检查,愤怒的杨绛低头侧视,一位日本兵伸手猛地把杨绛低着的头抬起来,杨绛忍无可忍,一字一顿地大声呵斥:岂有此理!一下把日本兵镇住了。

作品风格:

语言特点

杨绛文学语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。其沉定简洁的语言,看起来平平淡淡,无阴无晴,然而平淡不是贫乏,阴晴隐于其中,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,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,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。有时把词序变换一下,不符合常规,反倒更显别致耐读。如《丙午丁未年纪事》中有一句话:登台就有高帽子戴。通常也许会说登台就得戴高帽子,因这分明是被迫,但杨绛这句话说得有点喜气洋洋的气氛,令人想起拜年就有压岁钱之类。这与当时的环境完全不合拍,只好当成一句反话来读:不仅表现出作者身处其境的哭笑不得的无奈心情,也隐含了她对待那时环境的解构态度。平平八个字,平静中有抗议,调侃中有悲哀,很有韵味。有时明净到有些冷,但由于渗入诙谐幽默,便平添几分灵动之气,因而使静穆严肃的语言自有生机,安静而不古板,活泼而不浮动,静中有动,动还是静。沉静诙谐中有沉着老到、雍容优雅的气派,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,有种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。(节选自《人在边缘──杨绛创作论》,《文学评论》1995年第5期)

文字特点

杨绛的文字韵致淡雅,独具一格,更难得的是,当她用这润泽之笔描写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时时,拥有不枝不蔓的冷静,比那些声泪俱下的控诉更具张力,发人深省。

所获荣誉:

1985年发表的《林奶奶》获《随笔》最佳散文奖。

1986年获西班牙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。

2004年度杰出成就奖提名

作品《我们仨》在2003开卷好书奖中获十大好书(中文创作类)第一名。

人物评价:

为人:一生淡泊名利 住进医院躲生日

杨绛出身名门却一生淡泊名利,对祝寿等事尤其看淡。她在102岁生日来临之际,只是撰写了一篇文章作为纪念,并一视同仁的对每位来祝贺的友人回应:替我吃碗面就行了。

治家: 最贤的妻子,最才的女

为人低调的杨绛以闲适淡泊的心境陪伴钱钟书度过一生,二人才子佳人式的婚姻更令人钦羡不已。杨绛曾就读清华大学,初次见面,她眼中的钱钟书衣着朴素,眉宇间蔚然而深秀。钱钟书写信给杨绛,约在工字厅相会。一见面,他的第一句话就是:我没有订婚。杨绛答:我也没有男朋友。从此两人便开始鸿雁往来,越写越勤,一天一封,直至杨绛觉出:他放假就回家了。(我)难受了好多时。冷静下来,觉得不好,这是fall in love(坠入爱河)了。

为文:年过百岁仍笔耕不辍

从涉足学界到2014年,虽有百岁高龄,但杨绛仍然笔耕不辍。十余年前,当所有人以为她要封笔时,93岁的杨绛为完成女儿心愿写了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《我们仨》,风靡海内外,再版达一百多万册;96岁成书哲理散文集《走到人生边上》。

点击显示
  • 远古
  • 夏商周
  • 秦汉
  • 魏晋南北朝
  • 隋唐五代
  • 宋朝
  • 元朝
  • 明朝
  • 清朝
  • 政治
  • 军事
  • 经济
  • 科教
  • 哲学
  • 宗教
  • 文学
  • 艺术
  • 近现代
  • 美国
  • 英国
  • 法国
  • 德国
  • 日本
  • 俄国
  • 希腊
  • 罗马
  • 意大利
  • 奥地利
  • 印度